谷歌的人工智慧會「修補」AAA電玩遊戲嗎?

人工智慧 (AI) 以驚人的力量和速度闖入我們的生活,改變了各個行業,並引發了關於其未來和影響的激烈爭論。最近感受到其影響的領域之一是多媒體內容創作,尤其是影片生成。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者之一,Google推出了 Veo 3,這是一種影片生成模型,有望徹底改變視覺材料的製作方式。然而,在帶來效率和全新創意可能性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日益增長的擔憂:這項技術是否會像人們擔心的那樣,影響 YouTube 等平台,開始「抹黑」或降低電子遊戲的質量,即使是那些高預算的 3A 大作?

最近的新聞凸顯了 Veo 3 生成引人入勝影片的能力,為其開闢了一系列潛在的應用領域,從廣告到娛樂,甚至是電子遊戲。最初的討論集中在如何利用這種人工智慧在 YouTube 等影片平台上創作內容。一些批評人士將這種做法描述為“深度偽造”,或者更貶義地說是“粗製濫造”——這個詞指的是大量生產的低品質、千篇一律的內容,缺乏藝術性。這種做法的初衷是,這種易於生成的影片可能會讓平台上充斥著膚淺的內容,使尋找原創、有價值的內容變得更加困難。

我看見 3 和內容創作:革命還是洪流?

像 Google Veo 3 這樣的模型的出現,代表著人工智慧理解和產生複雜視覺序列能力的重大技術飛躍。 Veo 3 不再只是簡單的短片或動態影像,它可以根據文字描述甚至參考影像,創造更長、更連貫的影片。這大大降低了影片製作的技術和成本門檻,並有望使以往需要專業設備和技能才能獲得的創作工具更加普及。

然而,這種民主化也帶來了雙重打擊。它允許獨立創作者和小型企業無需大型工作室的資源即可製作出視覺上引人入勝的內容,但也為大量生產品質存疑的內容鋪平了道路。在像YouTube這樣內容量龐大的平台上,人們擔心推薦演算法可能會開始偏愛人工智慧生成的“垃圾內容”,因為這些內容易於批量生產,從而削弱原創、人工策劃內容的曝光度。如果這種現象屬實,不僅會影響傳統創作者,還會影響觀眾的體驗,讓他們被大量千篇一律、毫無新意的內容所轟炸。

人工智慧模仿風格、塑造角色和產生複雜場景的能力毋庸置疑。我們已經見證了生成藝術、生成音樂以及如今的生成影片的例子,它們乍看之下幾乎與人類作品難以區分。這引發了關於作者身份、原創性以及人類藝術創作價值的根本性問題,因為在這個機器能夠複製甚至超越某些技術技能的世界裡,人類藝術創作的價值究竟如何?

跨入遊戲世界:令人恐懼的入侵

關於生成式人工智慧與粗製濫造的爭論在應用於電子遊戲產業時,呈現出特別敏感的維度。電子遊戲,尤其是3A大作(那些擁有最大開發和行銷預算的遊戲),被認為是一種融合了敘事、視覺設計、音樂、互動性和完美技術執行的藝術形式。它們需要由藝術家、程式設計師、設計師、編劇和其他眾多專業人士組成的龐大團隊耗費數年時間打造。人工智慧可能滲透到這一流程並可能損害遊戲質量,這一想法在開發者和玩家中引發了警覺,這是可以理解的。

像 Veo 3 這樣的人工智慧如何「複製」電子遊戲?可能性多種多樣,也令人擔憂。它可以用於快速生成次要的視覺資源,例如紋理、簡單的 3D 模型或環境元素,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遊戲世界千篇一律、千篇一律。它也可以用於創作過場動畫或遊戲內影片片段。如果這些片段缺乏人類導演所能賦予的藝術指導、情感和敘事連貫性,就會顯得生硬,使玩家與故事和體驗脫節。

除了簡單的素材或影片產生之外,人們的擔憂也延伸到了電子遊戲設計的本質。在降低成本和縮短開發週期的壓力下,開發者是否會轉向人工智慧來產生支線任務、非玩家角色(NPC)對話,甚至是遊戲片段?雖然這可以增加遊戲內容的數量,但這種自動生成的內容有一個固有的風險:缺乏人類深思熟慮、反覆迭代的創作過程所帶來的火花、一致性和設計品質。

在電子遊戲領域,「粗製濫造」一詞預示著未來遊戲將淪為機器生成內容的龐雜而膚淺的集合,缺乏統一的願景、令人難忘的角色或真正創新的瞬間。對於追求豐富而有意義的體驗的玩家來說,它們將會變得「粗製濫造」:一種稀釋的、千篇一律的、最終難以令人滿意的產品。

開發和玩家體驗的未來

在某種程度上,生成式人工智慧與電子遊戲開發的融合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基於人工智慧的工具已被用於優化從動畫到錯誤檢測等流程。關鍵問題是,這種融合將發展到何種程度,以及它究竟會被用作增強人類創造力的工具,還是為了降低成本而犧牲藝術品質和設計深度。發行商要求以更快的速度和有限的預算發行遊戲,這可能會使遊戲平衡傾向於後者,尤其是在製作成本高昂的3A大作領域。

對開發者來說,這構成了一場關乎生存的挑戰。在機器能夠大規模生成內容的世界中,他們如何保持其創造力和技術技能的相關性和價值?答案或許在於專注於遊戲開發中人工智慧尚無法複製的那些面向:統一的藝術願景、引發情感共鳴的劇本、創新的遊戲玩法設計、演員指導,以及為最終產品注入「靈魂」的能力。人工智慧可以成為一種強大的工具,協助完成繁瑣或重複性的任務,讓開發者專注於更具創造性和更高層次的設計工作。

對玩家來說,風險在於遊戲整體品質將會下降。如果3A遊戲開始大量使用AI生成的「貼上」內容,遊戲體驗可能會變得不那麼令人滿意。我們可能會看到廣闊卻空洞的開放世界、感覺千篇一律的重複任務以及缺乏情感凝聚力的敘事。這可能會導致玩家疲勞,並對大牌作品的興趣下降,或許會促使人們回歸獨立遊戲或「獨立」遊戲,這些遊戲雖然預算較少,但通常更重視獨特的藝術視角和精妙的設計,而不是純粹的內容。

結論:平衡創新與工藝

像 Google Veo 3 這樣的視訊生成技術有望成為電子遊戲產業極其強大的工具,為創造和擴展虛擬世界提供新的途徑。然而,有人擔心它可能會導致 3A 級遊戲“低俗化”,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也值得認真思考。風險不在於 AI 本身,而是它的使用方式。如果僅僅為了節省成本而將 AI 用作一種手段,讓遊戲充斥著千篇一律的內容,最終可能會損害整個行業和玩家的體驗。

理想的未來是,生成式人工智慧將被用來增強和補充人類的創造力,而不是完全取代它。它作為一種工具,可以加速某些流程、促進實驗或產生初步想法,而將關鍵的藝術和敘事設計決策交給人類創作者。以持續的技術和藝術創新而聞名的電子遊戲產業正處於十字路口。它如何擁抱(或抵制)生成式人工智慧,將決定這個新科技時代是會帶來創造力和效率的爆發,還是會變成「蒼白」內容的氾濫,從而稀釋優秀電子遊戲的藝術性和熱情。